領導干部
張堅白(1900~1990) 原名張英掄,字竹筠。景縣龍華鎮鄧堡定村人。
他是龍華縣立第三高級小學第一班學生。1918年,考入直隸第一師范學校,畢業后肄業于保定河北大學文本科。1923年后,在天津文昌宮小學、師范附屬小學任教。1927年,被景縣設在龍華的第三高小聘為教員,后任校長。
1928年11月,任景縣教育局局長。先后籌建白家寺縣立第四高小,恢復女子師范班,建立鄉村師范學校、民眾教育館、王謙寺縣立第五高小和恢復建立一大批初級小學,發展了景縣教育事業。
他為人耿直正派,憤世嫉俗,同情革命。1929年在景縣參加國民黨,1931年任國民黨縣黨部候補執行委員。他多次保護中共地下黨員,幫助他們脫離險境,為中共地下黨在景縣開展活動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。
1931年,中共東滿特委委員、琿春縣委書記劉建章,回景縣開辟工作,以失業知識青年的身份找張堅白求職。他把劉建章介紹到白家寺任教。劉建章宣傳進步思想,組織師生進行抗日救亡活動,受到了校長李世臣的指控。張堅白幫助劉建章離開白家寺到王謙寺第五高小教書,使劉得以繼續開展黨的秘密工作。
1932年秋,鄉師等進步青年學生在中共地下黨員劉石生、劉建章等人領導下,利用國民黨景縣當局內部矛盾,在文廟集會上打跑了國民政府縣長董大年。次年,縣黨部書記呂文祿認為《旬刊報》編輯劉石生是策劃者,下令公安局逮捕。張堅白得知后,立刻通知民眾教育館館長車達三,讓他轉告劉石生迅速離開景縣。
1933年夏,張堅白調劉建章到民眾教育館任主任,兼《旬刊報》主編。從此,民眾教育館成了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的活動中心。是年底,中共景縣第一屆委員會在這里秘密成立,使景縣黨的工作跨入一個嶄新階段。
1934年,中共地下黨員、民眾教育館圖書部主任王頡竹,購買進步書刊,建立“紅角”書刊部。國民黨縣黨部發覺后,下令搜查圖書館和王頡竹的家。張堅白聞訊后,再次通過車達三告訴王頡竹,使王頡竹安全脫險。是年,國民黨省黨部通知各縣全體教員,凡是中共黨員要寫悔過書、填自首表,非中共黨員要寫反共聲明。張堅白借故推脫,保護了中共黨組織的活動。
1935年5月,劉建章領導景縣縣委開展群眾斗爭,被國民黨政府察覺,要逮捕他。張堅白得知后,立即通知劉建章連夜攜家眷離開了縣城。
1937年抗戰爆發后,國民黨景縣黨政要員棄城南逃,張堅白離職去邯鄲、西安等地,以民主人士身份積極投入抗日斗爭。1939年參加革命工作,歷任冀南五專署、冀南行署參議,冀南教育處副處長、處長,冀南行署秘書處副處長等職。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時期,歷經磨難,出生入死,經受了考驗。
1949年,受河北省政府趙為一邀請,參加省建設學院籌建,他先后任教育處處長、副院長。不久,調省教育廳任副廳長。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1953年后,相繼任通縣師范?茖W校校長,承德師范學院院長。1963年,任天津河北師范藝術學院院長。
“文革”中,受到林彪、江青反革命路線的迫害,但立場堅定,不屈不撓。
1980年,他改任天津美術學院顧問,雖年已八旬,但意志不減,繼續投入撥亂反正、振興教育的革命事業之中。
1990年5月1日,病逝于天津,享年91歲。
|